7月19日,罗汉路8号省常中本部,省常中分校迎来了它的第一届学生。
炎炎夏日的清晨,偶有凉风拂过,省常中的学长团已经忙碌起来。离新生入学教育报到时间还有1小时,贴有分班名单和教室分布图的展板前,已经来了不少家长和学生,学长们热情引导,答疑解惑,一切井然有序。
新生们近一整天的时间是在省常中艺体楼的千人会场度过的,专题片、校长讲话、学长报告、课程介绍、规范教育、生涯规划……丰富的菜单令人目不暇接,新生们表示:满载而归,需要用一个暑假去消化。
会场篇
关键词——爱校 理性 包容 规则
新生们近一整天的时间是在省常中艺体楼的千人会场度过的,专题片、校长讲话、学长报告、课程介绍、规范教育、生涯规划……丰富的菜单令人目不暇接,新生们表示:满载而归,需要用一个暑假去消化。
“欢迎进入省常中大家庭”
“进入省分,也就成为了省常中大家庭中的一员。”省常中的学长表达了对新生的热情欢迎。
入学开篇从走进省常中,了解省常中历史开始。从百年老校到新校筹建,在省常中110周年校庆宣传短片里,有首任校长屠元博先生,有留下“存诚能贱”校训的第二任校长童伯章先生,有说出那句“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爱学生”的史绍熙校长,有无数熠熠生辉的省常中校友;而在另一个不到三分钟的视频里,新生们看到了分校的旧址和新貌,从村落拆迁到建筑拔地而起,从清晨到日暮,冬去春来,日新月异。
新生们感悟到:是使命感和教育理想在促使省常中人不断传承与创新。而他们自己,从走进校门开始,就与省常中的学子一样,有了“省常中人”的身份标签,也承继了这份使命。
“让高官显贵懂得谦卑,
让市井走卒明白尊严。”
在新生们写下的一日感悟中,俞群祥校长讲话中提到的这句话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金句。新生们开始思考,浮躁社会中人格平等的诉求,教育,是让你成为善良的人。
分校始创,从风雨中行来,第一届新生分数悬殊,学校兼容并包,学生们应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这是省常中的百年风度,也是分校创新理念的践行,是“存诚能贱”朴素解读,是“有教无类”的诚恳表达。
对分校的期待、对分校学子的期望,俞校长娓娓道来,“让高官显贵懂得谦卑,让市井走卒明白尊严。”屏幕上浮现这句话的时候,学生纷纷低头,一笔一划记录这一倍受触动的片段。
学长分享:从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影子
现就读于南京大学的陆玖奕学长、省常中2018届高三毕业生叶佳琦学姐、新高二的周雨霏学姐和新生们分享了不同的故事,有他人的逆袭人生,有复杂环境里坚持自我,有迷茫中找到方向,“原来学霸们和我们一样,有同样的烦恼”,刚刚经历中考磨砺的新生,从学长的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陆学长说,你拿到不同的车票,登上同一班列车,沿途看到怎样的风景,全在于自己;叶学姐道尽高中三年心路历程,周学姐使新生们对高一生活有了向往……三位学长不约而同地感恩那些令自己难忘的老师,学长每说到一个名字,新生们纷纷扭头看向今天刚刚认识的老师。“而这些老师,现在来到了分校”,三位学长用羡慕的口气感慨。
因规则,得自由
感受百年积淀,谈谈人生理想,新生们心潮澎湃,充满对高中生活的向往,有愿景,更要有行动,接地气的干货大餐早已备下:
原省常中课程主任,现分校史金花副校长带来了“自主、合作、探究”三个关键词,向新生们介绍了分校的课程、暑假学习要求、新学期教学安排以及分层教学的情况,史校长对新生提出了要求,期望学生树立归零意识、危机意识、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
原省常中学生处主任,现分校任惠宇副校长作《规范与素养》的报告,从自由的角度谈规则,“自由,以不妨碍他人自由为边界”,省常中有着精神自由的传统,却是以严格规范管理为前提的,大至国家民族,小至班级个人,省常中的教育是为培养未来社会杰出公民,分校学子亦应有此担当。谈的是规范,却旨在素养。
原省常中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负责人,现分校办公室朱珏主任向新生们介绍了人生规划课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三年的高中生涯,需要每个人寻找一条自己的路,靠指引,靠思索,靠努力。
三场报告,新生们或掌声不断,或若有所思,省常中艺体楼的会场里,留下分校新生的最初印象,足以久久铭记。
班会篇
愿所有相遇都恰逢其时
“推开那扇门,意味着推开一个崭新的开始。站在讲台前故作镇定地寻找着自己的名牌座位,眼睛却不自觉地打量着新的同窗。”
——摘自新生日志
新生写下步入教室的一刻,而这份怯生生很快被结交新友的欢喜替代。学长和老师精心准备的主题班会是破冰之旅,自我介绍、竞聘岗位、互动游戏……气氛愈发融洽热烈。
学长面对面交流是最精彩的环节,新生们捧着星星眼,化身小迷弟迷妹,每个班的学长们都圈了一群小粉丝,“高中的日子在学长们的描述里是那般有滋有味,引得我们心痒难耐,更让我不由自主地开始神游天外。科技节、运动会、艺术节,如果和他们一起,我们会在校史上留下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若逢春日烂漫,清风拂面,我便要和好友哼着曲漫步校园林荫道上;若逢夏夜蝉鸣,星河浩瀚,我便要从宿舍的窗口打量着那闪烁的星;若逢秋风送爽,满地金黄,我便要捡起一片叶夹在书中,留住这一抹秋光;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我便要与同学一起看着满地皓影,看着天中亮银流转。”
——摘自新生日志
这一天是美妙的吧,不然怎能引得孩子们写下如此诗意美好的向往?省常中的学长团们、分校的老师们,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很久很久,孩子们走进校园,走到身边,我们展开双臂,表达这份真诚,感恩选择,感谢所有恰逢其时的相遇。
结束与开始
从罗汉路8号到龙锦路365号
充实的一天已近尾声,新生向学长们赠送谢礼,一天的陪伴已经依依不舍;学长们告别自己曾经的老师:“老师,两年后记得和我们一起来拍毕业照啊!”“学弟学妹们,好好照顾我们的老师!”
这次学长团的报名,很多是因为自己的班主任或老师成为了分校的班主任,他们用最后的陪伴以送别。
这是一天的结束,却不是省常中师生情谊的结束,罗汉路8号的那些故事未曾远去,龙锦路365号,新的故事已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