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珺晶老师2004年6月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化学(师范)专业),2005年2月至2008年1月经苏州大学函授获得了第二个本科(英语教育)学历。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于南京师范大学学习,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学科教学(化学))。
胡老师2004年8月起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其中,2004年8月至2016年6月于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工作,自2016年7月起至今于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工作(由于前几年处于筹备期,故在此期间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执教两年)。2017年8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第十三批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首批常州市青年教师英才培养对象;2015年度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2015年常州市金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5年度受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嘉奖。
一、思想觉悟——爱岗敬业
工作至今,胡老师能积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教育法规,履行职业道德,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坚持以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言行,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努力做到乐于奉献、勤于学习。常年超负荷工作,爱生敬业,以校为家,勤勤恳恳,乐于奉献;对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无条件服从,不拈轻怕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满腔热情地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虚心向同行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与同事之间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教育学生时,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出于爱,注意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自己无论教哪个年级、怎样的班,都能使领导放心、家长满意、学生欢迎。
二、教学工作——精心施教,成绩突出
在教学工作中,能对学生循循善诱、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强烈的教学质量意识,能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课堂教学效果好,受到领导、同事、家长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在此期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被评为“常州市教坛新秀”、“常州市骨干教师”、“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常州市首批青年教师英才培养对象”。在经历了校级、金坛区级、常州市级的选拔后,于2016年10月代表常州大市参加了江苏省高中化学评优课,并荣获一等奖,并于当年12月20日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的直播,随后,于2018年11月初,代表江苏省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并获特等奖(示范课)。2014年、2015年先后2次参与了省高考阅卷工作,2017年参与了省小高考阅卷工作。除此以外,2013年4月,教学案例在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中获二等奖;2013年,金坛区高中化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录像课获2014年省中青年化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二等奖;微课获2014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获部优课;2017年江苏省第六届中学化学实验调演比赛获二等奖。多次开设常州大市级、金坛区级教学研究课,开设省、市、区级讲座4次,辅导学生多人获得省奥赛一、二等奖并在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等比赛中获奖。
三、教育工作——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在工作中,坚持以“真心、耐心、细心”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科学与民主管理相结合。注意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重视对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做到让学生自我管理,对每一名学生一视同仁。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入手,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注重对学生成长内在动机的唤醒,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入手,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任职14年来,先后担任校团委书记、班主任工作10年。长期的教育工作,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校团委任职期间,学校团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并具有鲜明的特色,多次获得上级团委的嘉奖与肯定。在各任课老师密切配合下,所带的班级先后被评为校级、区级、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另外,获2017年常州市班主任基本功高中组一等奖;在2016年的金坛区中小学主题班会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趣谈“三真”》在2018年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评比中获二等奖;2018年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班主任风采展示一等奖。
四、教科研工作——潜心钻研,大胆创新
任现职以来,胡老师始终把教科研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学科教学最新的改革趋势。胡老师说——始终记得大学时,她的无机化学王老师曾反复跟学生们说:“要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必须得有几桶水!”工作后,胡老师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在通过函授获得了她的第二个本科——苏州大学英语教育后,其立即报考教育硕士,并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此后,胡老师又继续参加了常州市曹丽敏名师工作室,借工作室的平台,向工作室里的名特教师多请教、多交流,并在工作室3年内,多次外出听课、学习。同时,她还积极参加校内的教研组活动,与同事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在积极探索与思考的基础上,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在核心期刊《化学教育》和省级期刊《化学教与学》上发表或省市级范围内获奖。先后参与了省、市、区级课题五项,其中,作为省级课题(已通过中期评估)子课题主持人以及主持区级课题一项,并已结题。
在2016年下半年调入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工作后,胡老师又参加了常州市潘勤名师工作室,及参加了常州市中学化学关键问题项目和高中化学学科微课程研究小组,继续向各位同行请教、学习,以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五、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扶持后辈,共同进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市学科带头人,胡老师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培训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是一腔热血,毫无保留,政治上关心,业务上帮助,发现缺点诚恳指出,尽心尽力地帮助他尽快成长,从而赢得了青年教师的尊敬。与青年教师周跃平、柳叶琴、王敏、顾静文、朱敏、尤菲、黄刚、石敏等结成师徒,在教育教学上尽量地给予支持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他在成长过程中少走了不少弯路,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了优秀青年老师。同时,也对校内其他教师给予悉心指导,自己积累和整理的材料也跟他们及时分享,使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受到学校老师的一致肯定。
回顾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胡老师觉得无怨无悔,因为她爱这项工作,且为这项工作全身心地付出,虽然也曾伴随几多失败与无奈,但更多的是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微笑。胡老师更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追求;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今后,胡老师会更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做一头教育事业的“孺子牛”,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在看似普通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贡献其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