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今年这个特殊的“五一”假期,我们可以出去玩吗?
发布时间:2020-05-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枫

就近、错峰出游,避开人员密集的景点和高峰时段,不扎堆,少聚集,做好个人防护。如旅途过程中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


五一长假,在我们采取了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但这期间社交距离不能忘,近距离要戴口罩,不要扎堆、密切交流。

——4月29日,张文宏在上海参加活动时表示


五一假期出游都有哪些要注意的?

——《中国经营报》对话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副主任郭伟提示

“五一”小长假期间,民众能不出游就不出游,能去距离近的地方就不要去距离远的地方,能去人少的地方就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我们还是在疫情期间,我们要减少人员密集接触,五一期间更是这样,人山人海的景区一定不要去,一定要躲得远远的。更提醒大家,不要结队出行,一个旅行团出去,坐飞机、坐大巴,这种密闭空间,大家又距离很近,都非常危险。真的宅不住了,要出去,就去人稀疏的地方。还有口罩不要摘,我们还真的没有到那会儿,更不要说聚集性聚餐,大家一块喝啤酒、吃小龙虾的时候还没到,不要聚餐。”

通常出行的常识


第一,虽然现在天气很暖了,但出游也要带足衣物保暖。第二,在外面不要吃生的东西,否则可能会引起腹泻相关的一些疾病。

  第三,出行要量力而行,有些人爬野山,不单单是迷路,涉及到安全的问题,还有过度劳累,可能会有伤风感冒、引起疲劳、免疫力降低等一些其他问题。

  还有不要长时间坐卧,一个坐,一个卧,时间久了以后,也会直接引起疾病。

家长要做什么呢?

我想家长应该要保证学生在上学期间的安全教育、饮食、睡眠,给孩子们一个适宜的锻炼场所。我觉得家长更应该做学生的防护指导老师。再一个,作为家长,有一点必须注意,一定要把自身防护好,防护好自己,也就是给孩子一个安全健康的防护环境。

  因为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要去工作,可能就从这个地点到那个地点,或者去许多陌生的地点,或者与陌生人接触。因为传染病有可能会在某个节点,接触了不认识的人,或者去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有可能就被感染。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对自己的工作路线和生活轨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告家长书:做好疫情防控

1.落实家校联防。家长对学生在假期里的学习、生活、饮食、活动等疫情防控负责,有义务协助配合学校和社会做好学生在家庭中的疫情防控教育和指导工作;认真履行管理责任,对学生的安全负全责。

2.做好个人卫生。

(1)积极开展家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加强通风清洁,做到每日早、中、晩打开门窗通风三次,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对卫生间进行消毒杀菌,彻底清理卫生死角。、

(2)注意手部卫生,未洗手不得触摸口、鼻或眼部,饭前便后要洗手(或进行清洁消毒),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

3.加强健康管理。

(1)做好居家体温检测,发生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需及时就诊,直到完全康复后才能返园。

(2)“非必要,不出行”,如需外出,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3)“非必要,不聚会”,从严控制聚集性活动,疫情期的假期生活以居家为主,避免进入人群密集场所。

(4)不接触从境外归来、有湖北旅行史、居住史以及来自中等风险和高风险地区人员(疫情风险等级查询网址http://bmfw.www.gov.cn/yqfxdjcx/index.html),假期期间如有与从境外归来、有湖北旅行史、居住史以及来自中等风险和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或去过中等风险和高风险地区的,“五一”假期结束后暂缓进入校园,按相关规定隔离满14天后,持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和健康评估报告(核酸检测证明)方可申请进入校园。

4.严格控制流动。

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的“控流动”号召,“五一”节假日期间不出常州大市流动,以最大程度减少被传染的可能性。请广大家长做孩子的榜样,严格遵守纪律并作出相应承诺。如果不履行有关义务,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和要求,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