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中国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教师节也就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教师节,今年是第36个教师节。
您的声音透着些岁月走过的沙哑与沧桑,但也掩盖不住藏匿于其中的悦耳温和,像冰河的破裂中,含着泉水的歌谣。在我们因一道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时,哪怕是无比简单的,讲过许多遍的,您都会停下眼前的事情,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您那略有责备的语气,像一眼清泉,冲刷在我们的脑海,清扫一切障碍。在我们因考试失利而沉默寡言时,您总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走入我们的心灵,打开彼此的心门,与我们心与心交流,让我们仿佛听见了泉水的叮咚声,激起阵阵涟漪,在那一刻又活跃了起来。
古人曾经说过:“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思想境界。可是,我们有些人的感恩之心似乎在慢慢趋于隐匿,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抱怨。拥有了关爱我们的亲人,我们却抱怨他们太过唠叨;交到了真心以待的知己,我们却抱怨他们还不够朋友;过上了平淡安稳的日子,我们却抱怨它不够富裕.由于抱怨太多,我们失去了做人的准则,由于抱怨太多,我们忘记了感恩,忘记了我们是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我们为什么要感恩?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蓝天,因为蓝天让它展翅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而我们感恩老师,因为是他们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因为是他们让我们看清了是与非,善与恶;因为是他们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
当我们什么事都不懂时,我们步入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来到了指明我们去向的地方。在这里,老师教我们做人,给我们知识。在老师的培育下,我们学会了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知道了人活着的真正意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因为有了老师,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老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老师肩负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也肩负着民族的昌盛与历史的重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老师的关心下健康成长,在老师的凝望中,奔向美好的未来。
没有阳光,就没有万物的生长;没有雨露,就没有百花的芳香;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但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没有我们的前进与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心怀感恩之情去面对老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老师们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这种无私,伟大的爱给我们温暖和力量,促使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到达胜利的彼岸。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亮路路通明。”千百年来,多少人把老师比作春蚕,比作蜡烛。他们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使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华夏的栋梁之才!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汗水与心血,也许老师们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就是最好的见证。
我认识一种人,平凡却伟大,拼尽岁月繁华,书香纸墨年华,几十载青春白发;三尺讲台,浅笑安然;岁月骛过,山陵浸远;教室一间,桃李万千。
老师! 千言万语表达不尽我对您的感激之情。在第32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请允许我借林徽因的一句话来表达万千学子的景仰之情:老师—您是爱,是暖,是希望,您是人间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