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学校快讯>>文章内容
我校教师参加江苏省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
发布时间:2020-11-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化学组

2020年江苏省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于1026~30日在扬州大学举办,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心策划了以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范式变革为主题的培训班,我校李南俊老师和其他来自江苏省49所高中共50名教师参与了本次培训。

在近一周的学习培训中听取了扬州大学吴星教授、吕琳教授、景崤壁教授、省化学教研员赵华教授、扬州市教研员王峰教授以及扬大附中张天若校长等多位专家的多场专题讲座,并到扬大附中现场观摩南师大附中保志明老师、南京外国语学校朱征老师以及另外四位老师优质课。本次培训既有专家的示范引领课,又有同行的同题异构课,内容丰富且有实效,既提升了理论知识,又增加了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李老师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参与了第2组的说课,同行的分享、专家的点评,使他收获良多,下面是他在培训中的一点心得感悟。

一、通过培训,加深了对本轮课改的理解,拓宽了眼界。

扬州大学吴星教授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渗透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他认为高中化学教师要突破基础教育的瓶颈,要认真研读考试评价体系,引领化学课程评价,并提出了几个基本问题:1.增进化学学科理解;2.清晰化学离不开情境;3.认识学科测量框架的作用。接着从研读学业质量标准,落实化学课程评价入手解读新课程体系。最后他希望高中化学教师能够聚焦课堂教学变革,实施教学评一体化。

江苏省教科院赵华教授的《高中化学学科育人的新视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员的眼球,赵教授首先从简单系统、复杂系统讲起,全面阐释了不同系统适用的不同方法。他认为简单系统适用纠错法,而复杂系统不能粗暴对待,需要去点亮、唤醒,使其看到希望。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明确高中化学教学在提升什么,提升的空间在哪里、育人远比讲题重要。紧着着详细解读了江苏省高考新方案、新课标,并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新视野。

扬州市教科院王峰教授的《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首先阐释了新高考背景下的评价,他认为评价是一种收集关于学生学习的论据的教学行为。在评价中需要明确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怎么考?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之下,解读了近些年江苏高考化学卷中的一些变化。在王教授的讲解之下,学员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江苏高考化学卷的命制及以后的备考方向。

扬州大学吕琳教授的《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吕教授和景教授在讲座和评课多次提到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要认真思考“为什么要教会学生这些知识”,“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会了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具体有什么意义”。

听完这些专家们的讲座他觉得从中获益匪浅,同时精神也受到了洗礼,并对本轮课改及后续江苏高考化学卷的命制及以后的备考方向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通过观摩和研讨,提高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水平

本次培训专家组邀请了保志明老师和朱征老师为学员们各上了一节示范课。保老师《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和朱老师《一瓶抗酸药引发的探究》设定情景、提出猜想、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收集信息、总结归纳,如小溪流淌在心田,娓娓道来,慢慢渗透,润物细无声,展示了大家风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两位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在他们高屋建领地指引之下,学生和学员都沉醉其中,下课铃响仍意犹未尽,掌声经久不息。

学员代表孙莉、王老师与扬大附中老师一起展示的同题异构课《盐类水解的应用》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应用》,每位老师都准备充分,教学功底深厚,课堂精彩纷呈,视角新颖,为参培学员在实际操作层面理解课标、整合新教材、探索新方式、落地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优秀的示范案例,发挥了优秀化学教师的教学示范引领作用,

说课展示共分四个主题,各位老师各展所长,百家争鸣,分享交流,同行互助,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李老师说课的主题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重难点,说教学过程及设想,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展开了说课,从解剖生活中的碳性电池,进而分析碳性电池的工作原理,最后回归主题怎样从铜锌原电池转变到碳锌电池,虽然教学设计和原来课本内容变化较大,但是万变不离其中,通过这节课同学们的思维却已产生了质的飞跃,给了学生留白思考,引导学生课后探究,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这次培训不仅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且通过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换代。通过培训和现场观摩,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他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带回到学校和化学组其他老师做了分享,并运用到他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教学中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