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策略(三结合)
1.边学边做、边研边建、边用边改相结合。
2.统筹规划、分项研究、专项突破相结合。
3.专项培训、自研汇报、高峰论坛相结合。
(二)行动路径(六步骤)
1.摸底调研顶层设计。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校情,甄选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教学融合点,进行项目顶层设计,确立若干子项目。
2.组建团队分项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教研任务完成情况,组建子项目团队。
3.利用技术采集数据。(四数据)
借助信息技术和心理学分析手段采集学习认知特点、学习风格、优势潜能、情绪健康等学习者特征数据,借助阅卷教学系统采集知识掌握能力水平等基础性学业数据,借助自主学习平台采集学习者的学习表现方面的过程性行为数据,以及根据自主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反馈的个性化需求数据。
4.分析数据研发课程。
根据学习者风格水平差异开发基础模块学习在线课程,根据学习者学业困难点开发基问题解决辅导微课资源,根据学习者个性发展需要开发特色校本兴趣课程,引导学习者自主个性化学习。
5.应用数据融合实践。
通过个人数据跟踪分析,发挥优势补劣势,推送个性化资源和服务;通过班级数据分析,寻找共性问题开展差异化教学和精准化教学;通过不同选科学习者比较,找到差异实现精准供给;通过多年数据的累积,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对后续教学提供预警分析和科学决策。
6.提炼范式推广应用。
提炼精准化教学范式和个性化学习模式,在应用中完善、改进和推广。
(三)时序进度
预期要六年以上方见初步成效,以三年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源累积和初步探索期,第二阶段为资源进化和应用推广期。第一阶段的时序进度为:
1.项目设计培训(2020年4月-2020年8月)
2.项目深入开展(2020年9月-2021年8月)
3.项目成果提炼(2021年9月-2021年12月)
4.项目总结鉴定(2022年1月-2022年3月)
(四)保障措施(四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
2.建立制度规范,推进督导考核
3.加强培训指导,强化团队建设
4.立足常态教学,应用驱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