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卓越教师修炼营>>陆军工作室>>文章内容
凝心聚力谋课改,开拓创新促教学
基于生物课程基地的项目组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1-03-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那艳涛

春风送暖日,课改进行时。我校作为市课程基地成员校,一直秉承深化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的办学理念。202135日上午,基于课程基地的项目组主题活动在我校举行,常州市生物学科相关课程基地各校教师代表、徐业义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高中生物青年教师成长营成员共5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我校生物组的张秀坤老师精心组织开设了一节《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PCR)》的实验课。课堂上,张老师巧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成功地将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两节实验课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并利用我校分子实验室的设备,将抽象的分子学实验可视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课后,徐业义老师分享相关讲座。首先,徐老师提出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开设类似的实验公开课。目前高考的方向就与实验紧密相关,现在的生物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实验体验,对于目前的高考题自然是没有把握的。他说:我是带着学习的态度来听这堂课的,并学习了PCR和凝胶电泳整个过程,实验的整个过程是比较完整充分的。在这样的实验情境中,如果能再添加一两个与PCR原理和过程相关的小问题,就更加贴近新高考的方向了。”听了这堂课就连他这样的老教师都已经跃跃欲试的想要亲自做一次这个实验。由此看来,现在的生物教学的确需要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其次,徐老师指出本次公开课时间紧、难度大,实际是一次活动准备2节实验课,省常中分校生物组做了大量的准备实验和前期工作。在一周的时间内生物组积极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不断研究、反复磨课,不断推陈出新,着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

再次,徐老师指出,分子生物学分组实验的开展比一般的生物学实验更能增加学生接触生物科技前沿的机会,本节课成功地把现代生物科技从书本层面带到了学生实验层面,增加了课程体验性和实践性。

最后,徐老师指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得益于课程基地共同体的建设,不同课程基地均有多样的软硬件设施。由于各基地只有少数高端仪器,单一的课程基地要想完成分组实验还是比较困难,但是通过各基地之间的交流协作,使硬件能够相互补充,软件上通过交流活动产生大量的灵感,大家团结合作,使课程基地共同体发挥了更大的价值。(文/ 那艳涛 靳玥    审核/ 季建生 陆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