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我校英语组迎来了继这学期期中考试后的第一次名师导教活动。冬天的寒冷依然驱赶不了大家学习的热情。此次活动主要由两方面开展:一是听课与评课,二是导师与学生“面对面”。在教科院潘正凯导师的悉心引领下,本次导教活动顺利开展,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天,王范杰老师和施佳静老师分别在高一(1)班和高一(6)班讲授公开课。两位老师为此次公开课作了精心的准备,围绕课题——“生活教育视域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展开了对两篇不同文本的解读。两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同学们热情高涨地参与到了课堂互动中。
接着,在潘老师的指导下,英语组教师在图书馆沙龙室就两节公开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各位老师互相交流了观点和想法。潘老师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程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想法,引发了青年教师们的思考。潘老师进一步指出:基础教育英语阅读的追求是更好的生活,教学需多联系学生实际,把话语权赋予学生,挖掘文本的教育价值,通过提问来启迪学生深层次思考。通过这次研讨学习,大家收获颇丰,对于日后的教学有了更多更好的启迪,正如潘老师所说的“研讨课的学习和讨论,不是专门为了研讨课而设,根本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
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中心。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良好发展,更好地做好学校诊断工作,本次导教活动开展了“导师与学生面对面”活动。各位导师走近学生,走入课堂,与学生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学生们学习上的困惑,帮助解决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上的疑难,在座谈会上鼓励学生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每位学生代表们都为老师们的教学和课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从课堂、作业、课外拓展、考试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展开了交流。此次座谈会为老师们的教学和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青春活力,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老师们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完善教学、改善课堂、促进发展。在座谈会上,潘老师对学生们语重心长地指出:外语学习要有长远意识,不能只是为了应试,英语学习要具有长效性,要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去掌握。座谈后,导师将学生们的想法和老师们展开了交流,进一步完善了对英语学科的分析,对我校英语教研组的工作提出了更多指导。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我们省分英语组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身担当拼到底,一心求真实到底,一路同行走到底,始终同学生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造更美更强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