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香气满校园,英语教研收获丰。10月28日,我校英语教研组第9周“名师导教”活动顺利开展。常州市教科院的潘正凯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从课堂观摩到说课研讨、再到主题汇报和分享,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展开,帮助大家不断地收获教学的启示和操作的经验。
上午第四节课,英语教研组全体青年教师前往高二(2)班观摩了研讨课。本次的研讨课由高二年级司雨晴老师为大家进行开设。司老师以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的Extended reading: virtual reality版块为教学内容,探讨了访谈类文本的阅读教学研究。司老师教态温和近人,课堂环节步步紧扣,带领学生领略了访谈类文本之美,欣赏了科技和生活的碰撞。
在讲评研讨中,潘老师首先为大家总结归纳了不同课型的上课要点,包括习题讲评课、词汇讲解课和拓展阅读课,引导大家建立课型意识,掌握不同教材版块所承载的教学目标、适用的教学内容和凸显的活动类型,从而形成体系化的教学设计思路。结合本次示范课,潘老师指出,阅读课的读前活动设计要立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师自身的阅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的设计热身活动。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应用外显的行为动作(比如圈画重点内容、填写关键词汇、绘制文本结构等)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激发学生深层次、系统思考。潘老师指出,要吸收西方现代语言教育的合理成分,不能无条件地接受盲用,在阅读课中完全重视我国传统阅读方法的应用,包括难句翻译、词汇讲解等,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信息和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应用、勾连、批判和创新,立足文本而又高于文本。
在本次的文献阅读汇报环节,王范杰老师向大家展示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王老师总结归纳了阅读教学的7个方面的内容: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现状;书面语言类型;书面语言的特点;阅读理解微观与宏观技能;阅读理解策略;课堂阅读表现类型;阅读教学基本原则。阅读教学要遵循其课型特点,依据不同文本类型,设计出不同的阅读活动进而,指导学生感悟语言之美。潘老师提醒大家,务必认识不同类型文本各自的特点,形成各自的教学目标导向和阅读活动序列。
随后,潘老师以“为了改造生活而阅读”为主题,就本周的阅读示范课和文献汇报进行进一步总结和深化。潘老师说道,英语阅读课应该要带有烟火气,因为阅读材料本身来源于生活,当归于生活;学生阅读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语言学习获得生活的启示、指导自身开展、拓展生活的经验,阅读课的设计要基于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唯有此,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才能充分彰显。教师要不断拓展自身的阅读体验,教师自身的阅读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教学的设计质量。教师要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千人千面,百师百见,重在引导学生基于充分体验形成个性化理解。潘老师强调,教师的阅读能力决定了阅读教学的品性,教师的阅读视野决定着阅读活动的境界。广大老师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阅读课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为改造学生的生活阅读,彰显英语阅读的育人价值。
如何让阅读贴近生活?相信在潘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每位戚墅堰高级中学的英语教师都会深入思考,勤于钻研,为学生呈现更具特色、更有魅力、更有生活情趣的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