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教学>>项目建设>>校教改项目>>文章内容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课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强清芬

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校级项目申报表

申请单位: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 申请日期:20214月20日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课例研究

建设周期


项目类别

□课程建设 R教改实践 □学科活动 □团队文化

□德育管理 □基地建设 □信息教学 □其他类别

项目领衔

 名

胡珺晶

出生年月

1983.4

手机号码

13915823206

职称职务

课教处副主任

QQ/Email

99632137@{域名已经过期}

参与人员


 名

出生年月

 称

手机号码

项目分工

核心

成员

李南俊

1981.03

年级主任

13706146258

负责子课题实施

张泽

1993.04

教师

15240507406

负责子课题实施

陈迎春

1993.12

教师

15737953328

负责子课题实施

马汝亮

1993.05

教师

18352865336

负责子课题实施

尤菲

1992.02

教师

18362953286

负责子课题实施

组员

李南俊张泽陈迎春马汝亮尤菲

解决问题

实践价值

(为什么做)

理论研究层面

课例研究集中在校本研究、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等方面,而部分地区则是在发掘本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具有地域性的课例研究活动;高中化学证据推理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研究一堂课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又属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内容,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研究特色,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课例研究还比较少。

实践应用层面

课例研究是以课程为载体进行的研究,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课例研究,聚焦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以改善教师教育行动,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教师专业性成长的基本路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研究课例能让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相结合,有助于教师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提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质量,更好的提高教师从教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甚至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课例研究模式。

实践方法层面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课例研究在化学学科知识、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下做出更为合理的教学设计,探讨更为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力求开创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研究新模式,为一线教师提供优质资源和宝贵经验。同时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学习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培养。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还需要探索更多的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助推化学课堂教学渐趋现代化、提升教师的文化和信息化素养。

建设内容

(做什么)

   本项目拟定的建设内容如下:

1、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概念教学的课例研究

2、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实验教学的课例研究

3、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原理教学的课例研究

4、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教材二次开发教学的课例研究

5、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问题解决教学的课例研究

 

实施策略

 (怎样做)

本项目的实施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

利用互联网资源及纸质文献资料获得与本课题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并对收集到的文献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了解当前关于证据推理、高中化学教学和课例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理清课题的核心概念,为开展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课堂观察法

通过课题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式观课、邀请专业研究者观课以及授课教师自己进行观课等几种观察形式,深入实际课堂观察或观看课堂教学录像,观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想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的聆听与回应等等,详细搜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与数据,做好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为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3、访谈法

通过与被访谈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交流,透过学生个别差异的视角,了解学生对突出证据推理的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多角度的看法,对获取的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找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4、课例研究法

明确本课题课例研究的主题,围绕主题设计出详细的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实践,不断展开课例研究分析,采用深度访谈质性研究、微格分析等方式反思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主题及教学预设之间的差距,提出改进意见以完善教学方案,并总结经验,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预期成果

创新之处

(做得怎样)

1、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教学课例研究(研究报告)

2、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教学课例集锦(课例集锦/案例集)

3、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教学设计(著作,争取出版)

 

 

 

保障支持

1研究信息的获得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等网络系统获得与本课题相关的信息、知识;

用课题研究经费购买与本课题相关的课程与教学类图书,获得与本课题相关的信息、知识。

2研究机制建规立范


为了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使教师研究、教学改进和课例建设同步推进,项目按照图1所示核心环节实施。


评委建议

 

 

 

 

 

     

学校意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