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校级项目申报表
申请单位:技术组 申请日期:2021年3月22日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 | 建设周期 | 2年 | |||||
项目类别 | R课程建设 □教改实践 □学科活动 □团队文化 □德育管理 □基地建设 □信息教学 □其他类别 | |||||||
项目领衔 | 姓 名 | 任惠宇 | 出生年月 | 1977.3 | 手机号码 | 18961189228 | ||
职称职务 | 副校长 | QQ/Email | 345091314 | |||||
参与人员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职 称 | 手机号码 | 项目分工 | |||
核心成员 (限三名) | 俞斌 | 1982.4 | 中一 | 18961189192 | 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 |||
华严萍 | 1980.1 | 中一 | 13815059385 | 设计单元学习活动 | ||||
施丹萍 | 1994.6 | 中二 | 18118365617 | 单元学习评价的设计 | ||||
其他人员 | 张雪峰13372259077 | |||||||
解决问题 实践价值 (为什么做) | 新目标召唤新教学,新教学需要新设计。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信息技术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即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这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大单元设计。 帮助学生落实核心素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编写安排进行小步子教学,常常将系统性的知识化成了碎片式的知识来学习,难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削弱了学习过程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创造的功能。教学中的案例过于模式化,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学习中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只是记忆与模仿,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很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 |||||||
建设内容 (做什么)
| 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实施单元教学,扩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亲身实践和自我建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 |||||||
实施策略 (怎样做) | 单元教学就是根据知识发生的规律和内在的联系,学生学习的基础与可达到的高度以及发展思维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将学习内容分为单元或知识模块,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实施策略: 1. 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课程标准是确定单元学习主题的第一依据,教材是确定单元学习主题的重要依据,单元学习主题还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还要关注社会议题。 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目标设计是教学的灵魂,学习目标要基于学情,要有进阶,层层递进,要具有发展性。单元整体教学要体现目标、教学、评价三者的一致性,确保教学的有效进行。 3.设计单元学习活动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要具有挑战性,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出预设,做出基本的应对方案。特别要注意学习活动应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活动要设计在要害处,是学生认知的转折点、关键点。活动设计要处理好概念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要善于运用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关注实践,运用和迁移。 4.单元学习评价的设计 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调控学习过程,为改进教学服务。具体方法是制定持续性评价方案,确定持续性评价反馈的内容与方式,论证持续性评价方案,公开持续性评价标准。 | |||||||
预期成果 创新之处 (做得怎样) |
基础: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的教学设计文档 进阶:撰写论文
| |||||||
保障支持 | 连堂课、课时保障
| |||||||
评委建议 |
年 月 日 | |||||||
学校意见 |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