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学反思>>语文>>文章内容
高二语文组 管芹 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03-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楠梁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高二语文组 管芹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纪念性散文,寄托了作者对革命烈士牺牲的哀痛,表达了对正义力量的信心。但这种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精神的的作品,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作品年代久远,难易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而且部分学生没有主观意愿去真正理解革命年代的作品及精神。对此,这篇课文我上了三个课时,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检查预习情况:难读字音、作者简介、时代背景。

二、小组合作制作刘和珍个人信息卡片。

三、阅读4-5段,赏析刘和珍遇难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四、补充三·一八惨案史实资料和视频。

五、小组合作赏析关键句,理解三一八惨案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

现在就教学这篇课文的情况做一个反思总结:

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和自主检索信息的能力很多同学没有预习的习惯或者时间,导致听课效率低。课前的检查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学生自主阅读。本次课上,学生对鲁迅的知识补充的比较多,但时代背景方面还有待完善。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从年龄、毕业院校、事迹等方面对刘和珍这个人物有个整体的把握,为分析人物形象做准备。因为表格设计的类似简历,所以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

个环节本篇课文的一个重点,是基于学生阅读课文后,筛选出描写人物的相关信息。人物形象的赏析,是类文章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各种类型的考试特别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的考点。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这倒不是理解的问题,而是点找的不全,概括归纳不到位。在本次课堂上,学生的探讨比较活跃,但是探讨出来的结果比较单一,并且课堂时间占用较多。对于未探讨出来的问题,我就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一、三、四、五部分,把记叙刘和珍烈士事迹的内容理并复述出来, 学生讲述后,我们共同归纳最后明确: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第四个环节是基于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比较欠缺而设计的。学生最喜欢的事就是语文课有小视频可以看,因此,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补充时代背景,学生看的起劲,也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不排除课堂有个别同学是抱着无聊看热闹的心态。

第五个环节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理解鲁迅对空手革命的态度,并且将书本与现实相连接,使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但是,上课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关键句理解比较浅显,导致没有太多的启发共鸣,因此在课堂最后,我让学生探讨一个问题:“你觉得国难当头得时候我们到底该怎样做?”

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改善的地方有:多给学生时间诵读,在品读句子里体会作者的情感;不过于扣时间,根据学情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多鼓励或者多提问一些不经常发言的学生,而不是只有几个同学积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