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说教学反思
地理组 王艾迪
通过研修活动,收获很大,我们初步形成了这样的认识:
1、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本次研修课的成功点就在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本节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是高中学生较难理解的,如果讲深了,学生就学不明白。所以,将教学内容做简单化处理。即利用多媒体展示板块运动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规律、原理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之后,再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规律并验证,积极得出更完善的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书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2、提问要把握有效的时机
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在教学中,如能让提问激发矛盾冲突,引发认知冲突,就能强烈地吸引学生去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运用考古界的三个惊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在展示相关PPT后紧扣材料立即提问“为何会有这些现象呢?这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在问题的冲击下,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学生自然就很想知道这些现象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自主地走进文本的学习中。可见只要教师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于幼稚走向成熟,从浅薄走向深刻,课堂才会因此而格外鲜亮、活跃。
3、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难易适度、有针对性
教师的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的重点之处。如在讲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时可以这样提问“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是什么?”、“不是有七大洲四大洋吗,怎么只有六大板块?”,这样设问比起直接问“六大板块板块是哪六大?”,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激情和欲望,使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探究,加深其对六大板块的印象。
教师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有科学的指向性。问题设计的过于浅白,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提不起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因此其难度应以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最佳。例如在讲到六大板块时让学生观察板块位置特征时可以这样设问“唯一的大洋板块是哪个?”而不是设计为 “哪个板块与其它五大板块明显不同?”。后一种设问,问题显得比较宽泛,没有明确指向性,思考起来有些困难,不怎么好把握。让学生难于分辨、难于回答,反而增加了思考难度,经常遇到类似问题则会让学生感到地理难学,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而前一种设问则比较具体,简洁、指向明确,观察示意图后学生马上就可以得出结论,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让体会到了轻松解决问题的快感,并能让其乐于学习地理。再如,讲到板块运动时,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板块运动有哪几种形式,各带来什么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明确的指向和思考余地,在阅读课文后进行小组探究时也易于把握教学内容的精髓,善于抓住教学重点。
4、提问应具有艺术性、探索性、整体性
若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收不到好的效果。在本次研讨课堂教学中,也还是有这样的情形出现,以后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教师在提问时要旁敲侧击,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生动含蓄,并结合一定的问题情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注意,促进积极地思考。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此外,问题提出后,还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应留有相应的思考时间,并视情况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暗示。有效的课堂提问,问题不能预设得太多,太细。否则,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学就没有生成的空间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面面俱到。教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什么时候小结,过渡等等,环环相扣,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戴上了镣铐,例如:在板块运动实例练习时,在给出问题“探究阿尔卑斯山、地中海等的板块运动形式及边界类型?”后应该给与学生足够时间让其主动地逐一去找到这些地区并观察边界类型,推测运动形式,而不是指着这些地区让其回答。教学中我们往往急于求成而忽视了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使学生动手、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提问还应具有整体性,如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时,小组中有发言人的角色,为了兼顾广度,教师在提问时还应该采用直接点名的办法,以体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5、提问要有评价性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评价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答得很有创意,我们更可以大家表扬:“真棒!!”“比老师还厉害!”对于回答较差或表达欠佳的同学也要鼓励、激励,让他们体会到老师是公平对待全班学生的,对差生也是有信心的,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学习,激起学习的激情。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老师提问的收效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通过本次研修活动让我收益颇多,看到了自己教学提问中存在的不足,探索到了有效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问设计积累了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施、总结,特别是探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方略,为全面推进有效教学提供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