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学反思>>语文>>文章内容
高一语文组 张曼 教学反思(三)
高一语文组 张曼 教学反思(三)
发布时间:2022-04-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雪婷

谏逐客书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组·张曼

《谏逐客书》一篇共用4个课时,前两节课主要用于字词梳理,文意的疏通。由于《谏逐客书》是一篇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性文体,所以为不破坏文章的整体性,我在梳理完文意的基础上将第三课时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解决一个问题:“作者如何论述”与“作者如何论证”其观点?意在帮助学生区分这两种问法在答题思路上的区别,以及帮助他们建立议论文体的框架。

在前两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让学生在本子上先尝试回答一下“如何论述”这个问题,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回答再引出另一个问法“如何论证”,反问学生自己的回答更适合哪种问法,还是两种都适合,从而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从课堂呈现结果,有几个问题:

1、部分同学对梳理过的文章仍然很陌生。

2、学生没有“首先”“然后”“最后”的答题思路的意识。

3、在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学生没有寻找分论点的意识,答题过于含糊。

4、每段概括能力欠缺。只是“拎”每段的只言片语来作为概括。

5、对于两种问法完全模糊的状态,觉得同时适用两种问法。

整节课将两个问题交给学生从“思考——写”,在某种程度上较为真实地直观地反映了学生对两个问题的思考。但是呈现的状态值得我深刻反思:

1、由于疫情,前两节课主要还是线上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线上教学,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在字词梳理上,很多学生存在欠缺,应该多让学生来参与字词的梳理。

2、应该将两个问题明确展示,明确两种答题思路不一样,强调一下“如何论证”中要强调“论证方法”,而“论述”不需要,这样学生呈现的状态可能可观一点;

3、在论述之前,先应该在字词梳理的时候就明确各段的分论点。

至少在一系列辅助做好铺垫后,再让学生回答,不至于如此狰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