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前形式不同,这次的规律课《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一节课总共40分钟,要精讲新课的内容,给学生做的时间和讨论的时间,还有展示交流的时间。所以这就决定了选取的内容一定不能太多。在课程的内容上,我征求了同组物理老师的意见。经过短暂的讨论,我定下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这节课。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知识点:理想气体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如何精讲是我设计课堂的第一步。精讲的过程要不要有讨论?是不是就像平时讲新课一样,只不过内容压缩了?首先我在网上找了一些时间不太长的录课,录课的老师没有机会与学生交流,他们处理教学内容的方式是值得学习研究的。其次我又翻了一血资料,在过去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对分的讲授基本上不鼓励这样的互动了,原因如下:一是这样互动效率低;二是讲授时间有限;三是互动有专门的时间。”这段话启发我精讲过程如无必要,不用非提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这种讲课方式似乎是我们平时讲课不提倡的,但说的也不无道理。实验课重在尝试,不妨就这样试试。
物理这门学科有很多规律公式的应用,通常教师会先讲一遍规律的前因后果,之后在应用中讲例题讲解题步骤。如果不讲清楚要留白,是不是可以不直接讲例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做例题,总结解题步骤。所以这也是我留白的内容之一。另一个留白的内容是让学生推导理想状态方程。这一内容不讲不行,不讲学生不知道它怎么来的。讲透彻了也不行,学生听完了觉得自己会了就不会自己动手推导了。所以我采取了一种方法,设定情境,列出主要公式,让学生自行推导出详细的过程。
学案设置了五道练习题,包括三道选择题、一道思考题和一道计算题。题量不多但要体现层次,要保证大约90%的学生在十分钟内完成。
这次是规律课,关键在于规律的应用,解题的步骤,公式的推导。所以我把这次的重点放在了亮这一环节。亮一亮推导过程,亮一亮分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