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卓越教师修炼营>>孙超工作室>>文章内容
我校召开地理省级课程基地第10次建设推进会
发布时间:2022-05-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孙超

春风和煦,春光暖暖。2022年5月6日上午,我校地理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在行政楼六楼召开了第10次建设论证会。会议由史金花校长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吴健书记、任惠宇副校长、张衍标副校长、朱亦奇副校长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会议主要分两项议程:

议程一 建设方案详解读

首先,由地理教研组长孙超老师对室外“力行园”的建设方案进行详细解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主要想法”、“建设方案”和“研究准备”。

1.jpg

2.jpg

议程二 献言献策大讨论

接下来,校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纷纷交流发言,结合我校特色发展和工作实际,提出针对性建议措施。

3.jpg

张衍标副校长给出了三条重要建议,一是“讲美观更要讲实用”,要把“力行园”建设成为一个学生喜欢去、向往去的地方,突出动手实践操作,真正助力学生学科学习。二是“讲特色也要顾融合”,要凸显地理学科特色,注重对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落实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三是“重规划也要重留白”,要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多听听学生心中的想法和意见。总之,本次论证会的落脚点就是把事情做好,把我校第一个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好,希望地理组的老师们大胆想,扎实干。

任惠宇副校长在交流发言中首先肯定了地理组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以及近阶段所取得的各项工作实绩,包括成功入围2022年全市中小学“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并最终获得一等奖,成功入围2022年全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一系列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课程基地的助力。相信随着课程基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对地理组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提升都是意义非凡。任校长最后又提出了三点想法,一是对于“一廊”的命名问题。二是对于农业园内物种的选取,建议进一步去完善,要体现层次高低和季节变化,还要注重实践体验性,满足探索研究。另外,我校“力行园”还要与其他学校已经建成的农业园有所不同,要有自己的亮点和特色。三是关于成果的收集与分享。

朱亦奇副校长也是首先肯定了地理组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想干事”和“会干事”的工作作风,“想干事”体现的是态度,而“会干事”反映的则是能力。朱校长希望地理组接下来再接再厉,既要“干成事”,还要“不出事”,既要重建设,也要重管理。希望一轮一轮的反复论证修改,最终能达成一种最理想的效果。

吴健书记在交流发言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一是“可行”,比如天文观测平台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楼顶的防水层保护,再如我校镜湖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作为农业园建设的一部分。二是“精致”。三是“留白”。学生是课程基地的主人和最终受益者,“力行园”建设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可适当留白,将来有了新的想法再添加进去,或者是让学生参与到农园的建设中来。

4.jpg

办公室朱珏主任,课程处季建生主任、胡珺晶副主任和赵洁副主任,后勤保障处俞斌主任等也都分别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最后是史校长做总结性发言。史校长提到,“力行园”建设是我校地理课程基地“一园、两站、三室、四带”场域建设中迈出的第一步,“力行园”也是所以待建场域中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学校接下来一定会给予最大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一轮一轮的反复论证完善,“力行园”建设方案在大的框架和方向上已经比较成熟,但其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希望地理组能把今天会议中大家提出的好想法、金点子付诸于实践。一次又一次的论证,反反复复的修改完善,只为了一个目标——把我校的地理课程基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

 

 

供稿/孙超

供图/张雪峰

审核/张衍标、吴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