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学反思>>语文>>文章内容
高一语文组 张雪婷 教学反思(四)
高一语文组 张雪婷 教学反思(四)
发布时间:2022-05-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雪婷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

这两篇文章是我有点害怕拿来上课的文章,一是因为自身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事迹了解甚少;二是因为悉知这两位伟人形象过于崇高,担心也许有些地方解读不到位,有损两位的形象或显露自己的无知。在十分忐忑的纠结过程中,还是在本周把两篇文章上完了,上课流程如下:

首先,为了带领学生一起了解马克思其人,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到底是怎样的行为和表现,我播放了马克思200周年纪录片《马克思的一生》,并选择在55日,即马克思诞辰204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上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接着,和学生一起阅读原文,圈点勾画并解析重要语句,并划分两篇文章的段落结构和逻辑层次。《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这篇文章,其实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很有些难度的,需要条分缕析式的引导性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相对简单一点,重点放在对语言表达效果的鉴赏上;

最后,两篇文章都属于演讲稿,都运用了一定的演讲技巧,比如这两篇文章都充分关注到了听众的心理状态,在语言表达上使用了很多生动的修辞,且句与句之间用了很多逻辑关系强烈的逻辑辞,虽然课本上只有文字,但通过文字却可以感受到马克思坚定的语气和必胜的信心,能感受到恩格斯欲言又止的哀痛和惋惜。

两篇文章上下来,自我感觉单元主题的导向性相对比较清晰了,从视频的铺垫,到对马克思、恩格斯事业的性质的理解和评价,以及对他们德行的评价和总结,还是比较充分的。但是,对于演讲稿的特点、演讲技巧的总结,以及演讲辞的撰写没有后续的拓展和补充。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