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学反思>>语文>>文章内容
高二语文组 薛珊 教学反思(3)
发布时间:2022-04-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楠梁

《边城》教学反思

高二语文组  薛珊

边城》是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与《阿Q正传》编排在同一课中,两篇文章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经典名篇,但风格却迥异,各具特色。《阿Q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的阿Q短暂的一生,由此揭露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体现了鲁迅先生深刻的启蒙思想。学生对于这样一类关照现实的文章表现得更为感兴趣,课堂参与度也较高。

相比而言,《边城》似乎脱离了对现实社会得关照,描写了淳朴自然、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边城。小说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了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为世人建造了纯净的精神栖身之地。小说的情节并无极大的跌宕曲折,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不浓厚。

在设计本科的主要目标时,我综合了学生情况,将课堂主要探讨的问题集中在小说中的矛盾。但是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按照常规的顺序,我先介绍了沈从文的生平及创作,再来分析探究问题,发现这样操作更加消磨了学生对于文本的探究热情。知人论世也并非要一定按常规顺序来介绍的,这篇文章就较为适合放在本文分析之后。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感受边城的美,再带领学生思考作者创作的缘由,在此时插入对作者及时代的介绍更为恰当。

课堂还是更应关注本文的解读,而关于作者和时代背景则应为解读服务,不能太过循规蹈矩,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思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