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组 王倩 教学反思(6)
发布时间:2022-06-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楠梁
“三美论”在《再别康桥》中的体现
语文组王倩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对“三美论”的最佳体现,因此赏析时从诗歌的韵律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以及情感之美出发。因此,设计任务:
一、感受音乐之美。播放配乐朗诵,学生发表听后感,感受旋律之美。从句内的停顿(音步、节奏),句末的押韵(韵脚、旋律),诗行的修辞(复沓、回环)等角度体会,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朗朗上口,错落有致,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心弦。
二、欣赏绘画之美。让学生画出诗歌中的意象群,体会意象在色彩上的特点:秾丽、鲜艳,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找出核心意象:反复出现的、集中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如“西天的云彩”“沉默的康桥”等。
三、品味建筑之美。《再别康桥》的排版很特别,学生会发现像平行台阶,有建筑般的整齐美,“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因为诗人留学英美,受到十四行诗的影响,同时对传统格律诗有所继承和发展,受到新月派新诗理论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