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组 桑秀梅
光合作用一轮复习时,情境贯穿始终,但作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在复习时课上需要解释清楚:
1.水的光解的表达式
误解:
H2O→1/2O2+2[H]或2H2O→O2+4[H]。
正确表述:
H2O→1/2O2+[H]+H+ 或2H2O→O2+2[H]+2H+。
H2O光解产生的H+一半参与形成[H],一半处于游离状态。
2.水的光解过程需要酶的作用
水的光解过程需要相关酶(水裂解酶)的参与。水的光解过程是在PSⅡ的作用下而产生的,PSⅡ作用中心色素分子P680吸收光能被激发后,夺取水中的电子供给PSI,引起水的分解。PSⅡ包括一个捕获光能的复合体、一个光反应中心及一个产生氧的复合体,其中产生氧的复合体中含有水裂解酶,水裂解酶的催化中心含有4个锰离子组成簇,有5种氧化状态,即从S0→S1→S2→S3→S4,每一步失去一个电子,氧化状态逐渐升高,锰中心作为能荷积聚形式,失去4个电子,可以断裂2个分子水,得到4个电子,形成氧气,每次循环释放4个质子。
3.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吗?
光反应产生的ATP,除了用于暗反应,也可以转移到细胞质之中,供各种生命活动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不易通过叶绿体膜,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可接受ATP中能量,转变成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磷酸由磷酸运转器跨过叶绿体膜进入细胞质,通过一些转变重新形成3-磷酸甘油酸,同时将其中能量转移至细胞质的ATP中。接着,3-磷酸甘油酸又通过磷酸运转器回到叶绿体。叶绿体中ATP通过3-磷酸甘油酸/二羟丙酮磷酸穿梭而到达细胞质,供各种生命活动需要。
4.同一叶肉细胞中,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用于光合作用吗?
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并未全部用于光合作用。从理论上分析,当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时,细胞中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但,似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即使全部用于光合作用,也不能满足其需要。而实际情况是:按照气体扩散作用原理,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是从高浓度区域扩散至低浓度区域。因此,大量CO2(特别是靠近细胞膜的线粒体产生的CO2)除了进入叶绿体被光合作用利用外,有部分CO2是扩散到了细胞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