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学反思>>物理>>文章内容
高三物理组 孔琛 教学反思(9)
发布时间:2022-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裴继孙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教学反思

物理组孔琛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这节课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准确到位,符合考纲要求与学生认知。教学过程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分层次,有阶梯的逐步过度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面,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总结,鼓励学生不断的努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从教学内容设置上分析

学生对传送带模型是陌生的,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摩擦力何时发生突变等等,这些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模糊不清,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也是模糊不清的,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本节课讨论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问题,内容上每个情景模型都给定了相应的数据,学生通过数据计算,可以直观理解滑块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问题,由此很容易得出摩擦力的方向,从而总结出滑块的运动情况;给定数据讨论使得传送带模型变得简单、直白、易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可以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使学生觉得内容抽象难理解;

三、从教学过程上分析

本节课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通过与学生合作演示两人赛跑使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滑块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极大调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教师通过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讲练结合,及时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给予点评,使得本节课教学实施效果较好。这节课从水平传送带出发到倾斜传送带,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水平传送带到学习自主完成倾斜传送带的学习,再到老师总结点评,由浅到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讲与练时间搭配合理,在教学中贯彻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学案,使学生能及时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学生积极参与,学有所得。

四、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总的说来,本节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的作用,教学效率高,课堂容量很大,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参与了,投入了;很兴奋,也很喜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教师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有效利用了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五、本节课存在的缺点和需改进的地方

首先本节课从内容上来说设置有点多,涵盖知识量有点大,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下次课堂时应去掉传送带问题里的滑块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问题的讨论,而是把这一问题留作作业让学生下去解决,既减轻了学生课堂的负担,也使得学生课下能够针对课堂问题继续进行钻研。其次,本节课如果能够找点生活中关于传送带应用的视频,会使得课堂效果更加直观。最后如果能针对传送带问题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效果会更好一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