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学反思>>语文>>文章内容
高二语文组 李静 教学反思(11)
高二语文组 李静 教学反思(11)
发布时间:2022-11-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雪婷

《复活》一课的教学反思

小说以《复活》为题,探讨的是人的精神的“复活”。在节选的这一部分里,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的玛丝洛娃,忏悔当年的罪恶,祈求宽恕。这是他“复活”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小说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精妙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这个正处于心灵转变的关键时刻、内心激烈震荡的人物。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小说中的一些细节,如刚开始交谈时他在“你”“您”之间的犹豫不决,在玛丝洛娃突然开口要钱时他流露出的窘态,通过这些细节把握这个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在他身上寄予的人性理想。

为此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法国著名评论家 罗曼·罗兰曾说:“《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你有没有因为某件事而心灰意冷过?有没有因为什么事儿而“堕落”过?你可曾丢失过最炽热的自己?如果有,我们该怎么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寻找下答案。

主要是的环节是探讨4个问题

任务活动:把握情节,分析作用

任务说明: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和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考1:聂赫留朵夫是在什么情形下找到的玛丝洛娃?当聂赫留朵夫出现在面前时,玛丝洛娃是否马上认出他?

思考2:文章开头部分,对狱中其他人物对话情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思考3:从文中看,玛丝洛娃的堕落是否自愿?原因是什么?

思考4:聂赫留夫要用自己的行为对玛丝洛娃赎罪,这种想法是一以贯之的,还是有过动摇?

这四个问题同学们讨论的比较热烈,课堂氛围较好,但是没有深入的分析,同学们理解起来相对还是比较困难。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