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学反思>>语文>>文章内容
高二语文组 张雪婷 教学反思(11)
高二语文组 张雪婷 教学反思(11)
发布时间:2022-11-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雪婷

大卫·科波菲尔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课文文体上均属于小说(外国长篇小说节选),主题上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批判。

和其他三篇小说相比,《大卫·科波菲尔》内容相对简单,但也别具特色,根据其特色我主要从以下几个内容展开教学:

1.自传性质——成长主题:由“知人论世”对作者狄更斯的介绍,引出其经历与本文相似之处,进而明确该文带有作者鲜明的人生经历、观察视角以及主题表达;

2.叙述方式——第一人称:由自传性质理解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故事的原因,同时探究“我”的多重身份,即:童年的“我”,成年后回忆的“我”,和作者狄更斯,不同的身份所运用的语言和情感也是不同的;

3.形象塑造——扁形人物:不管“我”的身份是谁,“我”眼里的米考伯夫妇一家都永远那么可爱、乐观、善良,纵使他们身上同时具有虚荣、缺乏责任心等等缺点,但那毫不影响“我们”成为了“奇特而平等”的朋友,这是非常典型的扁形人物特征;

4.主题表达——狄更斯式:正因为“我”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能从同是底层的米考伯一家身上发现善良、乐观的优良品质,并与他们相拥取暖,所以“我”才能最终成长为一个鼎鼎有名的大作家,这是狄更斯式的主题表达,永远能从黑暗中发现光亮,亦能在光亮处审视黑暗。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