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学反思>>生物>>文章内容
桑秀梅教学反思11
发布时间:2022-11-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筱雨

《染色体变异》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组 桑秀梅

课前先展示了本节课所对应的新课程标准,其次通过减数分裂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然后给学生构建探究式支架:①通过视频推测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哪些变异类型?②染色体变异发生在哪些生物中,其变异的层次是?(分子层次、细胞层次等)并引导学生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比较。

其次,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学生辨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几种类型,并通过构建物理模型,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在黑板上通过磁力片摆一摆的方式辨析难点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紧接着,通过2020年北京卷和2020年山东卷的改编题目考察学生,借由2020年山东卷的染色体桥的试题引发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逻辑式支架的构建:①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什么变化呢?②染色体结构变异对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影响吗?如果有,又是如何影响的呢?

接着进入任务四:通过2020年山东卷的题目引导到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来。然后顺接着复习了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并通过几个判断题解决了这部分比较容易出错的内容。

最后通过逆向化支架的评价作为本节的小结: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的意义。并布置课后作业:推测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画出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变化的过程图。

在组织本节复习课时,针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的关系、染色体组概念的内涵、染色体整倍性数目变异概念间的关系等,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基本过程,采取辨识图形、资料分析、构建模型、辩论交流等多样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多层面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渐进式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做到了有的放矢,提升了复习的课堂效率,最终构建了更为完善的“染色体变异”概念,进一步加深了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为即将复习的作物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深度学习作为一个热点研究,指向高阶的教学策略,指向生态、生命和生成,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指向社会的变革动态。就本文的教学实践而言,一线学科教学中想要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需要整合教材内容深度建构,增加其内涵变式,才能有效指向深度学习发生与否的五大特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