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学反思>>语文>>文章内容
高二语文组 张雪婷 教学反思(13)
高二语文组 张雪婷 教学反思(13)
发布时间:2022-12-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雪婷

包身工教学反思

张雪婷

《包身工》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与文学性相融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情境任务】

不同于小说的可虚构性,也不同于散文的主观抒情性,新闻报道、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类作品的撰写是建立在真实事件基础之上的,因而编辑在选择刊发与否时常常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质疑和审查。例如,该文所写事件完全属实吗?有无虚构成分?如果属实,那么事件暴露的问题是什么?有刊发的价值和意义吗?假如确实有刊发的价值,其语言表达能引起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吗?是否具有思想引领性?刊发后如果引起轰动,会不会对我社产生不良影响……

假如你是当时的某社主编,收到《包身工》的投稿,请你参考上述角度,公开公正地对此文进行质疑和审查。

【活动一】

编辑质疑:如果文中所述包身工情况属实,那么是谁促使她们陷入如此困境?她们周围就没有能拯救她们的人吗?这个事件所折射的当时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呢?

请完善下方包身工的人物关系图,分析这些人有没有拯救她们的可能,并结合文中所呈现的社会背景材料,进一步探究包身工制度所折射的社会问题。

【活动二】

编者质疑:我社既有杂志,也有报纸。如果刊发在杂志上,那么原文不需要改动;如果刊发在报纸上,那么篇幅太长,需要删改。假设此文确有刊发价值,刊发在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呢?

请参照下面这则新闻样式,结合本文所揭示的社会问题,说明作为编辑,你选择刊发在哪一种媒介上,并谈谈理由(以原文内容为依据)。

活动三】

    社长质疑:此事涉及面太广,如果刊发,必然会触动相关势力的利益,风险太大了吧?

    请你以主编的身份,结合本文内容和文体方面的特征,为本文写一段力荐书。

    我自己觉得上课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但从上课效果看,学生活动没有充分展开,可能是问题有点大,还有课前预习不够充分,在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探究上不能快速概括总结,需要不断引导,花费了较长时间,而这一过程又不可避免,因为后面文学性的探讨需要结合这个事件各方面的影响,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觉得整体思路不变,但可以分成两节,让学生充分研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