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讲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卡尔·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壮志凌云,曾经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百年时光荏苒,青春的笔迹经久不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时,省分学子们也在思考着自己的当下与未来。2022年10月22日下午,我校党政办公室朱珏主任面向高一(1)全体同学开展了“大思政”系列课堂第六讲——《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朱主任向同学们提出了“在未来职业选择中你会考虑什么?”这一问题,层层推进,启发同学们关于未来职业方向与规划的思考,提出要以“时代与社会价值”为主要选择方向,坚定伟大志向,争做一个为人类发展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的人。
在课堂中,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先进人物的事迹,其中,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教授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令人印象深刻。黄大年教授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以及优越的生活环境,义无反顾的回到了他深爱的祖国。在飞机上,积劳成疾的他晕倒在地,但手里仍紧握有着重要科研成果的电脑。经过不舍昼夜地辛勤付出,黄大年教授成功将中国推向“深地时代”,但最终因为癌症,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同学们不仅被他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而且心里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更加坚定了信念:青少年选择职业,应该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只有在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说: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学生感悟
今天,我上了一堂难忘的思政课,这节课的主题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上这堂课之前,我觉得职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给自己和家人谋幸福,上了课之后,我明白了职业不仅仅只是为了自身,更加要为国家和民族考虑,要始终保持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
高一(1)班周梓涛
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青年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如何考虑,首先应该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其次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最后才考虑职业的经济价值。我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冷静思考,不能一味追求金钱和特长,只有将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实现的人生价值。
高一(1)班殷佳雯
处在人生抉择的路口我时常都是迷茫的,在此之前我的择业观总是优先考虑“本我”:我的兴趣、我的自由、我的所得。但模范们的抉择告诉我,不应该只拘泥于此,融入“大我”才能为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这种价值也许在当下不能及时体现出来,甚至在他人看来是虚度年华,但是当回首往事时不会因碌碌无为感到羞耻,不会因虚度年华感到悔恨,因为我们做的是能为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事。
高一(1)班魏子莹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金钱就是选择职业的第一标准,但是思政课真正改变了我的想法,职业不该被金钱束缚,我们不能只考虑一个人,我们身后是一整个欣欣向荣的中国。我们应该把自己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标准与社会价值、时代价值联系起来。像前辈先贤们那样,以青春热血为墨,以奋斗拼搏为毫,以未来职业为助力,为祖国未来留下精彩绝伦的新篇章。
高一(1)班陈紫怡
职业选择,应该从自身兴趣、经济收入,自由个性出发,但更应与国家发展相联系。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正需要当代青年不忘初心,努力奋斗,将小我融入大我,心怀热爱,心怀祖国,秉承正确的择业价值观,选择合适的职业。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应与时代共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高一(1)班王嘉莹
供稿:高一(1)班 徐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