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讲堂|科教兴国,立志成才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2022年12月3日下午,李振飞老师面向高一(4)班全体同学开展“大思政”系列课堂第九讲——《科教兴国 立志成才》。
首先,李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一段视频,关于“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对江泽民同志逝世表示哀悼”。江泽民同志为党和国家发展壮大、人民幸福奉献了毕生精力,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江泽民同志的功绩将永垂不朽。为了表示对江泽民同志崇高的敬意,李老师让我们全体起立,为其默哀一分钟。
接着李老师又以一个简短的视频让我们了解了“科教兴国”的意义:“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中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使同学们对“科教兴国”战略有了更深的认知。其次,李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科教兴国的发展历程,带着我们看了985和211名校的名单及其分布情况。然后李老师概括了中国近十年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总结出了“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最后李老师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大山里的孩子”,终靠读书走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以此对我们发出殷切的期望:我们要把信仰写在青春里,深学深思深悟,胸怀大志,一心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在这个奋斗者的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学生感悟
今天,在李振飞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次收获满满的思政课。首先,就江泽民同志的逝世,李老师带领我们默哀了一分钟。课堂内容正式开始后,李老师给我们观看了几个视频,让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发展,使我深刻认识到了祖国的伟大与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意识到我们如今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是何等的幸福。而后,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985、211等双一流大学,还与我们交流了自己的理想大学。我的理想梦想是考上陕西师范大学,亦或是苏州大学。但以我现在的学习状态,还远远不够。我将会为此付出努力。总之,这节思政课令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高一(4)班 柏书涵
忆往昔,回望来时路,中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工业制造等重大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心怀梦想,努力拼搏,为自己的人生奋斗前行。未来属于青年,希望给予青年,在青春的广阔舞台上尽情施展才华。
高一(4)班 李言
知识改变命运,科教兴国,励志成材。本周高一(4)班接受了思想教育,在这次思政教育中,同学们有很深的感悟。无论是从道德修养还是从思想境界,都有了极大提升。“科技,教育,人才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我们作为新兴的朝阳,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栋梁,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不能自主创新,只靠技术引进不能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因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是提升我们的素质。
高一(4)班 魏欐鑫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俱兴,最需要的是通过教育获得人才,获得独立自主的人才。恢复高考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科学手段,使中国教育蒸蒸日上,使教育更加公平,透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创新力不断增强,是敢为人先的有志青年。“211工程”“985工程”推进教育基础,从能力知识两个层面推荐青年素质。科教兴国,实质以教育为本,科技强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强则国强,敢作敢为的,善作善成的好青年,要不忘初心,守正创新,牢记使命。此次思政课给我了偌大的启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高一(4)班 苏心怡
供稿:高一(4)班 刘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