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紧扣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和工作主线,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团,提高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充分彰显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应有风貌。我校团委在学校党总支的指导下,于2023年1月12日下午开展了主题为“访省中品名校风范,游青果忆龙城芳华”的优秀团干部寒假研学活动。
本次活动由校团委潘予能和靳玥老师带队,高一、高二年级团委委员、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团支书共计30人参与其中。
活动的第一站同学们来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省常中团委副书记郑鹏媛、学生会主席罗语同、红色讲解员王语嫣同学带领我校学生参观了省中校史馆,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学们在校史馆中追寻省中的悠久历史,感受一所名校的百年变迁。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太雷厅,与省中优秀学生干部一起参加了“学生干部联合培训”。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了两位省中优秀学子高二年级团总支胡淇和学生会组织部干事王语嫣,她俩分别为两校学生带来了微团课《瞿秋白——辟一条光明的未来之路》的讲授和省中校友红色革命故事《舍却皮囊革命去,幸福万亿九泉笑》的分享。革命先烈们不惧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深深感动了大家。最后省中学生会主席罗语同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她的学习经验,为此次省中行进行了总结。
活动的第二站同学们来到了青果巷。青果巷是江南名士第一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本次游学活动特别邀请了常州开放大学副教授、常州社科专家董农美教授为同学们做游学指导。
走近青果巷,“江南第一巷运河脉通,名士冠三吴诗国源长”的对联赫然映入眼帘。董老师与同学们的人文之旅也从这里开始。因有历史的浸润,青果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树都是时间的足迹,浮于眼前的是瞿秋白就义前的呼唤,是吕景端夜幕台灯下的挥笔,是庄存与毅然决然的辞京……在董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先游吕景端宅邸,知四水归田的古人智慧,再观唐荆川故居,感名人成长之路,进周有光故居,叹其博学多才,认识了王翚,唐荆川,周有光等为常州甚至全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也体会到了常州母教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太多名人志士。除去展览馆里介绍的,董老师凭其渊博的知识储备为同学们拓展了名人志士的许多事迹,或喜悦、或悲伤,让历史不再苍白,让名士不再遥远。
青色的天细雨如丝,古韵的街灯火长明。我们走过1500年岁月,走过100位进士生平,斯人已逝,精魂长存。他们的人生已然结束,而我们为其延续。他们、我们,为一颗颗明星,燃我点亮暗淡的夜,谱写绵延不绝的青果精神。“运河润泽,人文璀璨”,运河润泽着青果巷,而青果巷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人才,使常州的历史璀璨而辉煌,“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
学生感悟
游学之益在于体验,今天我跟着省分大部队,从省中校园走进青果名巷,听讲红色故事,体会常州文化。
行走在书香氛围浓郁的省中校园里,路旁的绿茵,树上的鸟鸣无一不在欢迎着我们。太雷厅两位省中同学的团课令我激动,秋白先生一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让我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理想信念和崇高革命情怀。王语嫣同学绘声绘色的演讲,让我对万益这个革命烈士多了几分深入了解。
移步至常州第一名巷—青果巷,常州诗国的名号跃然纸上,民国造型的琢初桥,“众桥之祖”的新坊桥,口吞屋脊的鸱吻,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在董农美教授的游学讲解下,我知道了沈泽明、徐海东、彭德怀、杨之华、瞿独伊,这几位历史革命家关于一块怀表的故事。天濛濛下起了小雨,漫步在雨中的青果巷,我们听了拼音之父周有光,嘉靖八才子唐荆川的故事……
一天的游学从阳光开始,小雨结束,这是学习生活的延伸,更是人生经验的丰富,期待以后更多的学习机会。
——高二(7)班 段猛
节意盈盈,迎着即将访游中吴诗国的春风,踩着细细碎碎的落叶,我们游览过省中的历史长廊,百年的风华在我的眼前流转,恍如隔世,回首才知这便是常州现代教育的发展史。聆听着太雷厅的瞿秋白的生平事迹,如红潮般起起落落,激起万丈洪涛,后辈不断翻涌,直至触及星河中的中常中星。
运河悠悠,晃过万千繁华,流淌着才子佳人的温存,人文的兴衰与流离。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江南烟雨旖旎,青史流芳不朽。我流连于古巷的文韵犹存,感叹豪杰枭雄的辈辈皆出。武帔,乌纱,红装掀起常州满城迤逦年华。也许在一只怀表的落叶终归故里的颠沛辛酸中,鲜红的革命史会被旧事重提,但绝不至于浅尝辄止。新中国吞过了多少窝囊的亏,才挺起了泱泱大国的脊梁?历史会被篆刻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红色基因里,它不可磨灭,不可颠覆。
常州诗韵悠长,革命缘起,既有江南呢喃软语的柔美,又有中吴坚毅骁勇的刚强,教我如何不想她?
——高一(11)班 夏梦娜
1月12日我校团委组织了“访省中品名校风范,游青果忆龙城芳华”的活动。首先我们来访了省常中,参观了省中校史馆,感受到了省中的文化底蕴,以及百年来的变迁,以前只知道省中是个很强的学校,直到今天我对省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省分学子,我们将会更加努力,谱写分校华章。两位学生代表的讲述,令我更为之震撼,精致的PPT,自信的神色,让我意识到这是我该学习的。
参观完省中,我们移步前往青果巷,常常听说“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青果巷,董教授带我们从东边到了西边,讲述着常州的名人和历史。来到青果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刻着青果巷大字和一副对联的牌坊,如果没有董教授我不会去分析那副对联,“江南第一巷运河脉运,名士冠三吴诗国源长”,原来仔细剖析一副对联其中有那么多奥秘。然后董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很多名人的故事,有吕景端、庄存与、盛宣怀、周有光、瞿秋白等,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周有光,他是一个百岁老人,对中国的语言文字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龙城的魅力与文化底蕴!
——高一(1)班 周梓涛
十七年间方知所学诗国竟在身边!千里草生之处,青果巷蕴含的历史源泉被深深挖掘出来。今日,董教授带领戚常州市墅堰高级中学的同学们游览了常州名胜古迹之一——青果巷。与书上单单文字描写的平淡不同,亲身观摩并听着董教授讲述的有趣的故事,给人以全新的富有人情的气息。青果巷,也正是一个富有人气的地方。文化与学识,似乎从来不与民生隔绝。人们或许无从得知为何此地能培养如此多的进士,但在这确实存在的历史中传承出了优秀的家族风气,君子骨气,以及红色血脉。无论是店员推荐赵元任夫妇多听赵元任录音带的笑话,还是张允和与周有光的爱情佳话,亦或是唐荆川少年拳打老师后被教育文武的故事,无不是凝聚人间真情和趣味的历史颂歌。毋忘历史,方能站在长河之上定望浪江。
——高二(11)班 夏振杰
欢天喜地,春节将至,在这欢乐的时节,学校组织带领省分的优秀团干举行寒假游学活动,带我们领略了书香四溢的省中校园。游览了人才辈出的青果巷,可谓受益匪浅
说起旅途的第一站,还要从省中之行开始。首先我们参观了校史馆,了解了省中的校史校训,见识了许多历代优秀的校领导干部和无数功绩显赫的校友。令我止不住的感叹省中真是桃李满天下。
移步至青果巷,一股老巷子的气息铺面而来,董教授带领我们游览了青果巷的每一个角落,了解了许多有名的桥梁,如以武琢初先生命名的琢初桥,被称为众桥之祖的新坊桥等。此外,我们还参观游览了许多名人故居,参观古代,民国的建筑,并了解其中的文化历史故事。更重要的是,青果之旅让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常州人杰。如常州画派代表王翚、常州学派创始人庄存与、为国家操劳一生的瞿秋白等。除此以外,跟着董教授,我们还聆听到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如“瞿秋白的一块怀表”、“保和堂的由来”、“唐荆川的故事”等等…
纵使此行结束之时,我的身体已无比疲惫,但我的精神却因一天的收获依旧充满激情。这次的团游,不虚此行。
——高一(4)班 张周威
寒假第一天,我有幸参与了优秀团干部研学活动,短短的一下午却让我收获颇丰。
我们先是来到了省中,通过校史馆的参观以及绘声绘色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省中悠久的历史。紧接着我们来到这座以张太雷命名的礼堂中聆听红色革命故事,在省中优秀学子分享过程中,我惊叹她们的大度谈吐,也被她们的语言所深深吸引,从而对瞿秋白,万毅等革命英雄表达崇高的敬意。
随后我们移步青果,常中历史悠久,在总舵街巷中,也属青果巷最具闻名,也正是在这块风水宝地,诞生了不计其数的名流大家。巷中最为雕刻精美的牌坊矗立在园子中央,像昼夜不眠的银盔战士守护着这小巷,令人心生敬意。光是这牌坊,董教授就给我们讲解许久。“江南第一巷运河脉远,名士冠三吴诗国源长”。短短十八个字,点明“常州就是诗国”。放眼望过去,深宅大院毗连,流水人家相映,青瓦粉墙,一式明清风格建筑,如诗如画......青果巷出名人,在这里有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主要创制之人”周有光,革命先驱瞿秋白,民族工业开创者史良.......他们在青果上演人生戏剧,一生的故事耐人寻味。
无论是省中优秀学生,还是董教授,她们都将所学所闻传授给大家,使得那段无与伦比的记忆永不泯灭,也许我们做不了英雄,但可以做一名传授者,散播江南风韵,讲述中吴人士,传承龙城品格,继承人文传统,使常州文化熠熠生辉。
——高一(10)班 陈芊芊
本次“访省中品名校风范,游青果忆龙城芳华”优秀团干部研学活动圆满结束。活动结束后,省分团干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求学路途中,定要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存诚能贱,扬帆起航,奋力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