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教学反思
高二生物组 靳玥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直接从教材中“问题探讨(《孤岛生存》)”提供的素材引入,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草原生态系统为问题情境,建立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感性认识,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探究能量流动的过程,同时构建新的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与学生讨论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每一级营养级的能量的来源和去向,让学生明确能量流动的起点、数量以及途径。然后引导学生细致分析插图,结合能量流动实例,提出问题,学会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进一步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并让学生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构建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能量金字塔)。再把学生再次带回到《孤岛生存》的策略选择问题上,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分析探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体会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本节课开题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孤岛生存》,通过思考、学习再最终完满解决问题,其目的就是创设一种与学习相联系的背景文化,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种教学设计做到了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既解决问题又传授新知,让学生收获颇多。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讨论为主线,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获取新知识,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同时在教学中,重视“分析和处理数据”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最终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