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数量积》教学反思
高一数学组 庄心璇
简单回顾《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我首先是通过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这一物理模型引入数量积这一概念的,之后剖析概念,特别强调数量积的结果不是一个向量,而是一个数量。随后,我又对数量积的公式进行变形,得到两个向量夹角余弦值的求解公式,在得到这一公式后,我又让同学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公式应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向量数量积公式的应用。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高中数学教学应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可以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对于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的方法。
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必须以确定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民主,要鼓励学生质疑,提倡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对于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自主探索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教师要及时点评加以总结,要重视思维的提升,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当学生通过探讨无法得出正确思路时,教师也应该予以适当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