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调节》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组 李锦飞
《体温调节》是动物稳态维持及其意义这一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但平时没有留心,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体验,同时参与思考的方法。
本节介绍了内环境的定义以及内环境维持稳态的重要生理意义,其核心内容是体温调节的原理、过程和意义。在探讨体温调节时会涉及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为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教学上,想着力于打造“高效而富有内涵的生物课堂”。回顾整个教学设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特色
1.将教育融入教学环节
本节课的设计沿着“体温—体温平衡—体温平衡调节—体温平衡意义”这个逻辑轴线展开,对每部分知识的突破,都是从知识到生活实际,然后从实际再到知识的迁移。从知识学习到能力提升并将情感目标的实现融入教学过程。
2.充分尊重并利用教材
课本是最好的工具书。本节的设计立足于对课本的研究,每一环节的教学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在知识与内容,借此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归纳,学会学习。
3.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本节难点的突破,遵循让学生由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由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的问题和布置的作业都是“跳一跳够的着的”,让所有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
学生的学习方法上,通过对图表的观察比较,归纳迁移所学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自己的疑惑,完成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符合学生主导的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