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扎实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发挥教科研基地辐射作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4月15日下午,常州市第七批教科研基地建设暨2025年度校级课题开题活动在戚墅堰高级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我校教师发展处承办,市教科所专家、17项校级课题的主持人及成员、课题研究培训班与职称理论考试班学员、学校相关领导及教师发展处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课题汇报、专家点评与互动、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三个环节。
课题初绽: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课题汇报环节,学校8个学科组分别就2025年校级年度立项课题进行开题汇报。各课题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案。
语文组三个课题的汇报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扎实的研究设计。三个课题分别从“教学评一致性”、写作教学和“整本书阅读”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三项课题紧扣学生学情,更在理论层面进行了创新探索,为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课题参考;数学组呈现了两项具有理论深度与实践创新的研究课题,分别从习题教学、数学写作两个维度推进学校高中数学的教学改革;英语组呈现了两项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与深度教学理念的研究课题,为我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路径;物理组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框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系统探索高中物理课堂的转型路径;化学组呈现了两项具有学科特色和育人价值的研究课题,充分展现了化学组在学科育人和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深入思考;地理组呈现了四项研究课题,从课程思政、乡土教育、认知科学和教学技术四个维度展现了地理组教研的创新实力;历史组准确把握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打破传统历史教学的壁垒,为历史学科教学开发系列跨学科案例;信息技术组展现了信息技术组在项目式学习和数字化教育转型培养方面的深度探索,两项课题的研究能够为AI时代下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型提供实践智慧。
慧语点津:拨云见日话真章
各个学科组校级课题的开题汇报结束后,常州市教科院王俊所长、黄天庆副主任、教研员孙美荣作为特邀专家对大家的课题逐一提出了指导意见。
课题的研究务必要界定核心概念,应该把课题中涉及的概念分成几个下位概念;研究的目标务必要清晰,根据研究目标可以构建课题的研究模式,让课题组有一个统一的行动和指南;教学研究应该紧扣课程标准,依托新课标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课题的题目要精简、明确,切忌模糊不清,含有歧义;涉及评级研究的课题,应该明确搜集学生评价证据的方法,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量规等。
市教科院特邀专家组的意见指导,指出了各课题开题中的问题,明确了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与路径。
研路领航:星火相传照夜明
校级课题开题汇报后,市教科院王俊所长进行了主题为“论文写作规范”的讲座,通过专家的指导与培训,进一步促进我校各个课题研究规范化、科学化。
讲座中,王俊所长首先剖析了论文写作中突出的问题,他强调,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底线,呼吁教师严守学术道德,杜绝虚假研究。针对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王所长指出,要注重素材积累,从日常课堂中提炼真实案例,注重长期积淀;课题研究角度的选取要小而精,写论文切忌面面俱到;题目要具体明确,避免判断句、笼统表述或中英文混合;教学论文可采用“引言—案例—分析—结论”的递进框架;要多研读优质文献,尤其关注核心期刊的写作范式等。王所长特别强调,论文的格式规范、文献引用、术语使用等细节直接影响评审印象,需严格遵循学术要求。他鼓励教师通过“积累—反思—实践”的循环,逐步提升科研能力。
17项校级课题集中汇报,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8大学科领域,充分展现了我校在核心素养培养、跨学科整合及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成果。这些课题不仅展现了我校教科研基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也助推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与创新化。
撰稿: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