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班主任,站在操场边缘看着51名学生身着迷彩服开启军训第一课,我的心情既期待又忐忑。这一天,我见证了他们从松散到凝聚、从娇气到坚毅的蜕变,也看到了一个班级集体意识萌芽、成长的珍贵过程。
起初,队伍排列得有些杂乱,身高相近的学生扎堆站,几个性格内向的孩子默默站在角落。我正想上前引导,班长突然站出来大声说:“大家按身高排好队,矮的在前、高的在后,快一点!” 紧接着,几个班委主动协助调整队列,原本零散的队伍很快变得整齐。那一刻,我意识到,这群孩子已经开始主动承担起 “班级主人” 的责任,这份自觉比任何指令都更有力量。
训练过程中,我始终在队伍旁观察,捕捉着一个个温暖又动人的细节。站军姿时,女生小敏脸色逐渐苍白,身体微微晃动,前排的男生小宇悄悄放慢呼吸节奏,用手臂轻轻碰了碰她,低声说:“跟着我一起深呼吸,坚持住。” 休息时,体育委员主动把自己的藿香正气水递给小敏,还召集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教大家缓解疲劳的小技巧。以往在班级里略显陌生的同学,在军训的 “共同困境” 中,自然而然地伸出援手,这份不加修饰的互助,正是班级凝聚力最原始的模样。
下午齐步走训练遇到瓶颈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的韧性。起初队伍总是走不齐,有的同学急得额头冒汗,有的甚至想放弃。教官让大家分组练习,我走到每组旁边,轻声鼓励:“别急,咱们先找节奏,每个人都盯着前面同学的后背,步伐慢慢调整。” 没想到,各组组长主动站出来喊口令,有的组还想出 “喊数字踏脚步” 的办法,组员们一边喊 “1、2、1”,一边调整步伐。当全班第一次走出整齐的队列时,孩子们欢呼着互相击掌,我也忍不住为他们鼓掌 —— 这份通过共同努力获得的成就感,会成为他们未来面对困难时的重要力量。
傍晚拉歌环节,更是让我感受到了班级的 “精气神”。隔壁班歌声刚落,文艺委员就跑过来问我:“老师,我们能把班级口号编进歌词里吗?” 我笑着点头,看着她召集同学一起改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定下了歌词。当 “一班一班,敢为人先” 的歌声响彻操场时,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连平时最腼腆的同学,也扯着嗓子大声唱。那一刻,我清晰地看到,“班级” 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孩子心中值得骄傲的 “集体符号”。
军训第一天结束后,我在班级群里写下一段话:“今天看到了大家的坚持、互助与成长,你们用行动证明,我们班是一个有力量、有温度的集体。未来的军训日子,老师会和大家一起,继续加油!” 看着群里不断弹出的 “老师放心,我们会更努力”,我知道,这场军训不仅是对孩子们的锤炼,也是我与他们共同成长的旅程。
期待在接下来的军训中,见证这个班级更多的成长与蜕变,看着这群孩子在集体中学会担当、懂得团结,把军训中收获的勇气与韧性,转化为未来学习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